2020會員大會已於3月14日星期六,假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一樓中庭召開,並舉行第九屆理監事選舉投票,今年的會員大會進行順利,圓滿結束。
2020會員大會已於3月14日星期六,假中央研究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一樓中庭召開,並舉行第九屆理監事選舉投票,今年的會員大會進行順利,圓滿結束。
「台灣的潛水教父」蘇焉老師於2018年10月辭世,家屬為了延續他對於海洋、潛水教育的熱愛,於2019年7月12日早上在基隆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,將蘇老師生前收藏的254件潛水裝備和水中攝影裝備,捐贈給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研究典藏中心(開放式庫房)進行陳列和典藏。
所捐贈的水中攝影器材都曾經陪伴蘇焉老師數十年,在當時,這些裝備的價格都十分昂貴,也見證了台灣水中攝影器材的歷史。
蘇師母與家屬共同參加捐贈儀式。師母說:蘇焉本來就是屬於大家的。
前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邵廣昭研究員致詞。
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鄭明修研究員致詞。
現場參與人員合照。
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研究典藏中心(開放式庫房)入口處,蘇焉老師的捐贈物品日後將陳列在內。
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的研究典藏中心(開放式庫房),庫房入口處的前方有一艘蘭嶼拼板舟。
研究典藏中心(開放式庫房)一直走進去,就會看到有個專屬於蘇焉老師的空間。
蘇焉老師捐贈品的展示空間。
研究典藏中心(開放式庫房)的位置就座落在海科館的主題館旁邊。
暑假期間,從7月1日~8月31日止,每週六的下午2點至5點,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研究典藏中心(開放式庫房)將開放給民眾免費參觀。過了這段期間後,參觀就需要事前預約。所以有興趣的人,或者懷念蘇焉老師的人,可把握時間撥冗前往。
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,地址: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367號,電話:02-24696000
【相關新聞報導】
聯合新聞網 潛水教父捐遺愛 家人:延續蘇焉一輩子對海洋的熱愛
TVBS 延續海洋熱愛 潛水教父蘇焉遺愛捐海科館
自由時報 台灣潛水教父蘇焉遺物 基隆海科館展出
台視新聞 台灣潛水教父蘇焉遺愛254裝備捐海科館
青年日報 潛水教父捐遺愛 延續海洋熱愛
台灣好報 臺灣潛水教父 蘇焉教授遺愛捐贈海科館
Asterropteryx striata 條紋星塘鱧,牠會鑽洞喔
Asterropteryx striata 條紋星塘鱧屬於塘鱧科 Eleotridae ; 星塘鱧屬 Asterropteryx 。
照片中的 Asterropteryx striata 條紋星塘鱧躲在洞口觀察
塘鱧與蝦虎有很多相似之處,通常是體型小的魚類,住在植被中、洞穴中、或者在岩石間、珊瑚礁間的縫隙中。
而塘鱧與蝦虎的差異點中,其中有一項為:鰕虎魚科 Gobies 的腹鰭 (pelvic fin) 多特化為吸盤狀構造,稱為 腹鰭吸盤 pelvic fin sucker 。而塘鱧科 Eleotridae 的沒有這種吸盤。
Asterropteryx striata 條紋星塘鱧以浮游動物為食,獨居或者以小群體方式生活。
Asterropteryx striata Allen& Munday, 1995 條紋星塘鱧
攝於2014/2/15菲律賓明多洛
感謝台灣海洋科技中心研究員陳正平博士指導
延伸閱讀:
https://en.wikipedia.org/wiki/Eleotridae
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glossary_detail.php?id=1134
https://www.fishbase.de/summary/Asterropteryx-striata
你沒看錯,這隻魚的頭上有一根向前高聳突出的旗子,那是他的兩根背鰭,而且他的泳姿跟一般的魚類不同,他游泳的時候身體不是穩定的立好向前游,而是會把自己偽裝成在水中漂動的枯葉,所以偽裝游泳的時候,身體會順著水流東倒西歪左右漂移,但是又不會撞到礁石,而且他的眼睛無時無刻都還是會盯著你看,希望你把他當成一般的枯葉快點離他而去。
不過這根幼魚時期向前突出的背鰭,會隨著年齡增長,突出的背鰭就慢慢縮小了。希望這隻幼魚能慢慢長大,繁殖下一代。
這隻魚的學名是: Iniistius pavo 巴父項鰭魚,又俗稱巴父虹彩鯛。
在以前,會把這隻歸類為 Iniistius dea 的幼魚,但是目前都已經改為 Iniistius pavo 巴父項鰭魚 的幼魚了。由此可見,幼魚的鑑定是多麼不容易,還需要生物學家們不斷地專業修正。
攝於 2018-05-21 龍洞灣和美國小
感謝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陳正平老師 的指導
延伸閱讀:
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gen=Iniistius&spe=pavo
http://fishesofaustralia.net.au/home/species/296
https://www.fishbase.de/summary/Iniistius-pavo
海蛞蝓除了顏色豐富以外,型態也多樣化,即便是體積小,經常也讓人對於他與生俱來的色彩或外型嘖嘖稱奇。
這個小海蛞蝓體積超小,不仔細近看的話會以為是一粒珊瑚礁沙子。
這隻白色超級微小生物是 日本隅海蛞蝓 (Okenia japonica ),身體呈半透明的白色,外套膜的周圍有很多棒狀突起,背部也有一個桿狀突起。由於白色身體上有很多一根一根的突起,所以就有了「魚骨頭」的外號。
嗅角與身體的顏色相同。常會待在枝狀的苔蘚蟲上,以苔蘚蟲和海鞘為食。
在偌大的海底,渺小又很美麗的「魚骨頭」就這麼爬著,他雖小但卻真實的存在,海底的生態環境就是他的家。
在分類上是屬於
Gastropoda 腹足綱
Goniodorididae 隅海牛科
Okenia 食苔蘚海牛屬
2018-05-20 攝於龍洞灣和美國小
延伸閱讀:
http://shell.sinica.edu.tw/chinese/shellpic_T.php?science_no=6255
https://seaslug.world/species/okenia_japonica
這隻小魚是 Plectorhinchus pictus 花石鱸 (胡椒鯛)的幼魚,屬於石鱸科 ( Haemulidae )。
講到石鱸 (俗名: 加志 ㄍㄚˇ ㄐㄧˊ),一般人幾乎只會想到食物、料理方式。其實石鱸在生態上或珊瑚礁魚類的行為研究方面佔有重要的角色。
在一個水域中要能支撐和保護一個生態系統的結構、功能、和生態系統內所賴以維生的物種,才會有所謂的生態流量 (ecological flow)。
在珊瑚礁生態系的動物行為研究方面,以長期或短期觀察珊瑚礁魚類的移動,可用來確認出主要魚種的棲息地,也可以量化不同海底地形之間的生態流量 (ecological flow) ,對於設計海洋保護區有重要影響 (Appeldoorn 2009)。
環境因素的變異會讓海洋生物離開原始居住的棲息地,跨越了棲地的界線遷移至鄰近的其它棲息地,也可看出這些搬離家園的海洋生物有棲地選擇的偏好 (habitat preference)。 從棲地選擇的偏好可看出鄰近棲地的環境品質差異,也是一種動物行為。
而石鱸常被作為生態流量研究和棲地選擇偏好研究的指標物種。
照片中的花石鱸幼魚,白天正在休息中。石鱸幼魚和成魚的體色變異頗大。
Plectorhinchus pictus 石鱸的小魚
攝於2014/2/13菲律賓明多洛
感謝台灣海洋科技中心研究員陳正平博士指導
延伸閱讀:
中研院魚類資料庫 http://fishdb.sinica.edu.tw/chi/species.php?id=381899
Appeldoorn, R. S., Aguilar-Perera, A., Bouwmeester, B. L. K., Dennis, G. D., Hill, R. L., Merten, W., Recksiek, C. W., and Williams, S. J. (2009); Movement of fishes (Grunts: Haemulidae) across the coral reef seascape: A review of scales, patterns and processes; Caribbean Journal of Science, Vol. 45, No. 2-3, 304-316
Bansod R.D. , and Balsane V. K.; Environmental Flow: Requirement, Methods of Computation and Implications https://www.academia.edu/5308834/Environmental_Flow_Requirement_Methods_of_Computation_and_Implications
一般人接觸到海參都是在餐桌上,不過,從現在起,請大家停止再對海洋生物只想到烹調、「好不好吃」等字眼了。應該放掉這種「海鮮文化」,而加強對「海洋文化」的認知啦。
海參是海裡的一種棘皮動物,對於海岸的淨化擔任重要角色,在海洋生態系中有清道夫的功能。
海參是「雌雄異體」,精子和卵子被釋放到海水中受精,受精卵在水中發育成幼蟲,漂浮約2週後,才下沉到海底,變態發育成為小海參。在海參的生活史中,幼生期是很容易死亡的,不好的水質最容易造成海參幼生集體死亡。因此,維護乾淨穩定的海水,是海參保育的首要條件。
日益嚴重的海岸污染和棲息地的破壞是臺灣海參所面臨的最大問題。海參運動緩慢,逃離污染源的能力很差,因此,只要環境及水質有太大的改變,海參就無法生存。(所以員山子分洪道經常大量排放大台北地區超級污染廢水,簡直會要了海參們的命啊)
海參是進行體外受精,生殖時,雌雄海參會聚集在一起,減少彼此的距離以增加成功受精的機會。因此,如果海參數量太少,生殖時,排放到海水中的精子濃度就不夠,成功的受精機會就會降低。對這些體外受精的動物而言,族群數量降低到某一程度,就幾乎可以宣告族群的滅亡。
臺灣的海參大多在春末及夏天生殖,此時天氣炎熱,到海邊戲水的人特別多,海參又會聚集在一起生殖,因此,更容易受到有意及無意的捕殺及干擾。唯有透過教育,才能讓民眾瞭解海參保育的重要性和急迫性。(所以小心你的大腳,不要把海參踐踏死亡了)
照片攝於 2013/7/30 龍洞灣公園 (包含 蕩皮參 Holothuria leucospilota 、 非洲異瓜參 Afrocucumis africana 、 黑刺星海參 Holothuria cinerascens )
延伸閱讀:
http://edresource.nmns.edu.tw/ShowObject.aspx?id=0b819d5e7e0b81d9d3510b81b7e45f
海參如何呼吸
感謝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研究員黃興倬博士的指導
台灣東北角的龍洞灣海域,有很多珍稀的海洋生物,這隻 Platydoris cruenta 血斑盤海蛞蝓屬於 Discodorididae 盤海牛科,算是不常見的海蛞蝓。
白色扁平又橢圓的身體上面有咖啡色紋路,上面有紅色斑塊,有波紋狀的外套膜,背上的裸鰓很大一朵,鰓瓣會有深灰色或黑色邊緣。但是這張照片的裸鰓和嗅角都縮起來了。她的卵和血紅六鰓海牛很相似,都是紅色繞成圈狀。她是吃海綿的喔!
攝於2013/3/9 龍洞灣公園
延伸閱讀: http://slugsite.us/bow/nudwk335.htm